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_内射少妇一区27p_久久天堂av综合合色_色噜噜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三区

當前位置: 環(huán)保科普  > 生態(tài)文化 > 詳情
返回
澧水河里的中華秋沙鴨(原創(chuàng)) 發(fā)布時間:2025-01-06

第一次在澧水河里拍到中華秋沙鴨是2014年11月。野鳥保護志愿者樂得輕松在張家界市城區(qū)上游的花巖電站水壩下面發(fā)現(xiàn)了4只中華秋沙鴨。得到消息的我和古松隨即興沖沖地趕去,拍下了澧水河里的第一張中華秋沙鴨照片。

這4只中華秋沙鴨總是在2公里左右的淺水灘涂來回覓食,先順流而下捕食小魚小蝦,到深水區(qū)或遇到兩岸居民和游客渡河時又飛回上游,每隔一段時間會在遠離河岸和渡口的灘涂上歇息,在沒有干擾時一天會往返好幾個來回。與之相伴的還有五六只赤麻鴨,它們一起覓食、嬉戲,仿佛就是一幅靈動的畫卷。

或許是因為新發(fā)現(xiàn)了一個稀有鳥種,也或許是因為中華秋沙鴨艷麗的羽色和矯健的身姿賦予了青山秀水以及鳥兒所獨有的鄉(xiāng)土氣息,總之我從此對澧水河里的中華秋沙鴨生出了一種癡迷。

在遷徙前的四個多月的冬候季中,我的幾乎所有閑暇時光都是和這些中華秋沙鴨在一起。哪怕是下雨,也會待在汽車里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相機顯示屏里的鴨影,一待就是一天。偶爾還會看到10多只小白額雁和豆雁,也在這片灘涂上,或覓食或站在裸露的河卵石上靜靜地梳理著自己的羽毛。我腦海里不由得生出一個念頭,這片故土一定還會有越來越多的驚喜。

1736154930770029917.jpg

與中華秋沙鴨幾個月的相處,我似乎和它們?nèi)跒榱艘惑w,每每看到它們被人為地驚飛時都有一種空落落的感覺,生怕它們失去這片賴以生存的灘涂,更怕它們一去再也不復返。于是試圖給它們一個更安全的生存環(huán)境,我聯(lián)系了在黨報工作的朋友,以《張家界飛來了“大熊貓”》為題,在《三湘都市報》上呼吁對來張家界越冬的中華秋沙鴨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因為它們所依賴的灘涂兩岸民居與農(nóng)田相互夾雜,附近有許多垂釣愛好者穩(wěn)坐在河邊,尤其是灘涂北岸的一大片茂密的柳樹林,本是它們的保護屏障卻被承包給私營老板變成了休閑場所,名曰“情人島”,很多市民常常在周末閑暇之時于此聚會。成年人在樹林中的茅草屋里喝酒、K歌,小男小女們在河水邊的灘涂上翻螃蟹、抓小魚,時不時嚇得這些雁鴨們不斷變換著小憩的灘涂……而往上又全是茅巖河的峽谷,河床狹窄、河谷深切,河底險灘深潭毗連不斷,兩岸絕壁高嶺陡峭幽深并不適合中華秋沙鴨棲息。

現(xiàn)實就是這樣的骨感,“情人島”越來越火,中華秋沙鴨連同小白額雁、豆雁、赤麻鴨卻從2015年北遷以后再也沒有來過這片灘涂。

1736154950455043968.jpg

在我的意想中它們一定會再次回來,也一定會在一個更加安全、舒適的環(huán)境中等待。所幸的是它們和我都眷戀著這片故土,因而并沒有遠離,近幾年又先后出現(xiàn)在張家界市城區(qū)下游的黃家鋪河段,慈利縣境內(nèi)的溪口河段、苗市河段,種群數(shù)量也從4只慢慢增加到20多只。

現(xiàn)實與我的想象完美契合,讓我的心也慢慢地寧靜下來,猶如一縷溫柔的光輕輕的撫慰著我的心靈。我由衷地感激中華秋沙鴨的再次到來,讓我和它們共同擁有藍天下的這片青山綠水,也讓我更加珍惜身邊的一草一木,充滿了擁抱自然的源泉。

年復一年,中華秋沙鴨從來都沒有讓我失望過。雖然每年棲息的河段可能略有不同,但基本上都是在我所熟悉的澧水河中,都會和我默默地相處數(shù)月的閑暇時光。

1736154968969065644.jpg

最令人難忘、最近距離的相伴是在溪口河段,我花了差不多3天時間,在一段了無人跡、刺棘叢生的河汊堤上蹚出了一條500多米的小路,在幾棵黃荊條(一種雜木樹,只2米左右高,樹蔸處分叉較多便于隱蔽)下清理出來一小塊隱蔽的機位。

這是一個“望山跑死馬”的地方,河對岸就是國道,如果不是政府禁漁收繳了所有小舨船,兩三分鐘就可以抵達,而要從公路上過來就得繞行20多公里,但對中華秋沙鴨而言,這就是一處渾然天成的覓食點,除了偶爾有村民到河邊洗刷大件衣被外,四周都是紅嘴藍鵲、斑胸鉤嘴鹛、領(lǐng)雀嘴鵯等此起彼伏的悠揚鳥語和潺潺的流水聲,幾乎沒有什么干擾。置身如此靜謐荒原,仿佛自己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只需靜靜地等待中華秋沙鴨的光臨。

就像是心有靈犀,中華秋沙鴨如期而至,最近的時候只有幾米的距離,變焦鏡頭甚至要收縮到200mm的焦段。它們并不當我是異類的威脅,就如周圍的草木卵石,有時會順流而下,或扎進水中覓食或相互追逐嬉戲而慢慢地來到我的面前,有時會靜靜地站在離我很近的河卵石上輕輕啄吸自己的翅羽,一遍又一遍的不厭其煩,也有時會從更遠的地方飛翔而至,落在我不遠處的鴨群里濺起片片水花……最具沖擊力的是十多只中華秋沙鴨從我的眼前一齊起飛,前面的浪花與后面的翅羽相互交織,翱翔的倩影與遠處的青山相互交映,猶如身處瞬息百變的盛景園。

1736154988925009832.jpg

11月初,張家界大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事務(wù)中心、吉首大學張家界校區(qū)聯(lián)合組織了2024年全市中華秋沙鴨的普調(diào),我有幸成為主辦方與鳥類保護志愿者之間的聯(lián)絡(luò)人,參與了部分實地調(diào)查工作。僅到12月初就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50只中華秋沙鴨來澧水流域越冬,是歷年來最多的,而且在澧水最大的支流溇水上游首次發(fā)現(xiàn)17只中華秋沙鴨,結(jié)束了桑植縣多年沒有中華秋沙鴨越冬的歷史。也許是人多力量大,也許是環(huán)境的改善,中華秋沙鴨這個瀕危物種越來越多地來到澧水河越冬,就像一種自然的魔力,吸引著更多的人走向自然。我還是常常獨自蹲守在澧水河岸邊的灌叢或蘆葦蕩里靜靜地欣賞著中華秋沙鴨的日常。

1736155004507033650.jpg

作者:武陵鳥人

攝影:武陵鳥人

來源:湖南生態(tài)文學

編輯:陳鳳

校對:廉治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