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苞花(Pachystachys lutea)又稱黃蝦花、黃蝦衣花、金苞蝦衣花。金苞花為爵床科常綠灌木,高可達(dá)2米。莖呈圓柱形,具不明顯的棱,無毛,為黃褐色。葉對生,呈紙質(zhì)、長橢圓形、亮綠色,葉面皺褶有光澤。穗狀花序頂生,長5厘米至9厘米,從花序基部陸續(xù)向上開放;苞片呈心形、金黃色,覆瓦狀排列,可保持2個月至3個月;小苞片呈黃色,為卵狀、橢圓形;花冠呈白色,長約5厘米,被柔毛和腺點(diǎn),花冠筒長度為花冠長度的三分之二,檐部呈二唇形。蒴果呈橢圓形,具種子4顆。花期為每年的4月至8月,果期為每年的7月至11月。
遠(yuǎn)望金苞花,如矗立的金色寶塔。
金苞花鮮黃色的苞片層層疊疊,從中伸出的白色花冠才是它真正的花。遠(yuǎn)望金苞花,如矗立的金色寶塔,近看如活蹦亂跳的蝦子,故又得名“黃蝦花”。
金苞花又名“黃蝦花”。
金苞花原產(chǎn)于南美洲的秘魯,常吸引當(dāng)?shù)氐姆澍B授粉。雖說苞片有多少,花就能開多少,但金苞花的花不會一次開完,而是由底部往上逐次盛開。為的就是延長花期,始終保持著對授粉傳媒的吸引力。
金苞花的花不會一次開完,而是由底部往上逐次盛開。
(圖片來源:廣東省深圳市中科院仙湖植物園)
來源:廣東省深圳市中科院仙湖植物園 深圳學(xué)習(xí)平臺
編輯:陳鳳